各教学单位:
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开展第九届大学生创意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宗旨及主题
本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以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创造出新想法,培养学生“有自信、要改变、敢质疑”的创新品质,掌握守正与出奇的创新原则,集成和跨域的创新方法,产生幻想与现实并存的涉及不同领域的新意念、巧构思、好点子等。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激发青年学子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为主题,设立以下创意方向:
1.绿色科技与环保创新: 探索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污染治理、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2.智慧医疗与健康科技: 开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个性化健康管理、智能医疗机器人等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3.教育创新与未来学习: 构建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平台、智能教学助手等,推动教育模式变革。
4.智慧城市与交通创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城市交通、安防、管理等方面,打造智慧宜居城市。
5.文化创意与数字艺术: 探索人工智能在音乐、绘画、影视等领域的创作应用,拓展艺术表达的边界。
6.社会创新与公益科技: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社会问题,例如开发扶贫平台、手语翻译系统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7.乡村振兴与创意农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实现乡村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
8.其他与活动主题相关创意。
本次活动将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二、参与对象
1.所有在校学生均可参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教师可以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与。
2.团队申报成员不超过5人,根据任务分工署明排名。鼓励学生跨学院组队参加,并联系指导教师。
三、创意内容
1.科学幻想类:指对未来社会的幻想或对科技应用情况的新想法。需以科学依据为基础,将新思路、新想法通过幻想诉诸于实质性的表达,表现所设想的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概念设计类:指对某种事物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需以设计思维为基础,将模糊、抽象、理想化的新思路通过设计、创作的表达方式清晰化、具体化,表现设计新理念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梦想与追求。
3.现实问题类:指对现实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描述及解决问题的巧构思与好点子。需以客观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将解决问题的新想法、新观点、新途径清晰表达,体现解决方案对于现实生产、生活起到的改善作用。
4.其他作品:指除以上三类以外,其他具有创新思维、和乡村振兴有关的创意。
四、作品形式及提交材料
1.科学幻想类: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作品构思;需提交文字说明及图片,最好附视频材料。
2.概念设计类:以图形或模型作品的形式展现作品设计;图形包括效果图、平面图、设计说明以及其他辅助性设计图纸。作品可以采用文本、PPT、动画视频、展板等。需提交文字说明及设计图,最好附实物模型。
3.现实问题类:以设计方案的形式展现作品思路;需提交解决问题方案及相应图片、视频或实物、模型等。
以上三类作品,文字说明不超过1000字,设计方案不超过3页A4纸,图片格式为JPEG格式,视频不超过5分钟。
五、活动奖项
本次创意活动设“创意金点子奖”、“天马行空创意奖”、“创新应用奖”、“概念设计奖”4个奖项。
(1)创意金点子奖:作品选题独特,设计构思新颖,有新想法、新思路、新方法,富有创意,对当前技术有一定的突破或改进,在现实中可操作性较强。
(2)天马行空创意奖:作品对未来社会或科技应用情况极具想象力和幻想性。
(3)创新应用奖:作品选题来源于生活实际或科技发展需求,作品构思方案或方法可行性强,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4)概念设计奖:作品以设计思维为基础,将新思路、新创意通过设计的方式具体化,表现设计新理念在人类生活中的作品,体现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梦想与追究。
六、活动流程
1.创意项目申报。各教学单位应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本次活动,根据本次活动主题,结合本单位专业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师生形成凸显本专业特色的创意作品。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提交的创意作品进行指导和完善。
2.创意项目评选。各教学单位根据教学科研处下发的《第九届创意活动评选办法》组织专家对创意作品进行评奖。(创意活动评选办法后续会发通知)
3.活动结束后由教学科研处为优秀创意作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 相关要求
1.各教学单位由创意项目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创意活动的宣传、报名、评审等后续工作。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负责人:郭艳平
信息工程学院负责人:奚科芳
航空运输与工程学院负责人:阚玉金
国际商学院负责人:李然
艺术与传媒学院负责人:王振玲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刘茜
人文社科学院负责人:曾晓凡
2.各教学单位创意项目负责人于3月28日前完成申报书和汇总表收集工作。同时将电子版材料(申报书和汇总表)发至教学科研处联系人,申报书不收纸质版材料。
教研处联系人:蔡老师 德馨楼329科室
教学科研处
2025年3月4日